社團性質:體育性社團

    活動時段:每週三下午第七、八節 社團活動時間

    活動場地:操場

    師資聘任:林昆宜老師

 

   一、緣起:
      古時,人們便對太陽有著崇高的敬畏。棒球運動的比賽中,打擊後的跑壘、打擊順序從一到九棒,

   這些都是和太陽運行的規則一樣,週而復始,循環不已,就連棒球球季的比賽時間也是在太陽最熾熱

   的夏季中舉行,所以說,棒球運動的濫觴,始於人們對於太陽的崇敬,以及人們追求太陽般的永恆、

   重生的渴望。

      西元一八三九年美國紐約州古柏鎮的艾伯勒•達伯爾戴根據棒球器材中的壘包,確立的棒球真正的

   名稱,並且將遊戲規則予以修訂:球員不需要戴手套,九個壞球才得以保送(直到西元一八八九年才改

   為四壞球保送),而且每隊多了兩個內野手,一場比賽各隊編制人數為十一人。

      棒球的歷史上,舉世公認最大的功臣首推美國的‘棒球之父’亨利•賈特威克和亞歷山大•卡特萊

   特兩人,他們將棒球的規則整理的很完備,包括壘距九十呎、九個人防守(含六個內野手及三個外野手

   )、三好球算一出局、三出局算一球局、不死三振、打擊順序在比賽中不能改變,但無規定比賽九局,

   只要先得二十一分就算勝利,並且也使得棒球的得分記錄從此有所依據。(後來就因為可能會打很久,

   就改成以九局來算一場比賽。)創社目的在於推廣棒球運動及促進對棒球有興趣的學生一個打擊、學習

   棒球的活動機會。

 

   二、成立宗旨:

   1.熟悉棒球、了解棒球、及打好棒球。

   2.提供強健身體,陶冶心性的機會。

   3.提倡棒球運動,學習終生運動技能。

   4.藉棒球運動增學生間的情誼,構成良好的團隊精神。

   5.培養正確運動精神及態度等。

 

   三、授課內容簡述:
      活動內容主要針對該社學生先予以分隊,並講解關於棒球的知識、應注意的事項等。之後於各次

   活動中,一方面進行練習賽,另一方面則是說明棒球的打擊相關技巧等;藉之學生可以從中去感受打

   棒球的樂趣,培養其欣賞觀看棒球的能力提升。